酒类技术网★酒类技术★酒类设备★技术转让★
酒类技术网 >> 首页 >> 信息内容
啤酒“瘦身”不减价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0-12-30    文章录入:admin ]

酒越来越“瘦小”了。细心人发现,早期的啤酒酒瓶容量都是600毫升,后来有些品牌变成了570毫升,如今多数啤酒都成了500毫升。此外,以前啤酒的麦汁度一般都是8度至12度,而现在啤酒中的麦汁度一年比一年低。
     酒瓶子变小了,麦汁度变低了,可没听说过啤酒降价了啊。有消费者问,这是不是啤酒商在迂回涨价?
   
    市场调查:酒瓶小了,反而贵了

     浙江省台州市的小唐钟爱喝当地产的红石梁啤酒,可他发现啤酒瓶越变越小了。“以前一直是大瓶近600毫升的,现在酒瓶变精致了,只有500毫升,减量不减价啊。”
     笔者在杭州庆春路的世纪联华超市看到,目前超市内主要卖的有雪花、青岛、西湖、红石梁等品牌啤酒,货架正中间位置摆的大多是500毫升容量的啤酒,600毫升装的大多摆放在货架下方。
     奇怪的是,500毫升装的啤酒价格普遍比600毫升的还要贵,如580毫升装红石梁才卖2元多,而500毫升装的都市版红石梁价格在3元以上;620毫升装的雪花卖2元,570毫升的雪花卖3元多,而500毫升装的雪花价格则在5元以上。
     一位啤酒销售员说:“500毫升的啤酒好卖些,虽然价格高,但几乎都是低度啤酒,口感会比较好。”
     杭州王马社区附近一家小卖部的陈老板,从开店以来一直做啤酒生意,差不多有10年了。她说:“其实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啤酒瓶的大小,现在的瓶子还好看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卖新瓶装的啤酒利润反而大一些,因为新瓶价格往往高于老瓶。”
   
    麦汁度走低,口感淡了
     与白酒动辄涨几十元、几百元的大手笔不同,啤酒行业的涨价只能“悄悄”进行,这种涨价体现在两点:减少瓶装量和降低麦汁度。
     近期,苏赛特商业数据发布了《中国啤酒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其中做了一个啤酒分段麦汁度市场份额的调查,12度以上的啤酒市场量从2009年的1.5%下降为2010年的1.22%,11度从10.98%下降为9.9%,10度从21.54%下降至16.7%,9度从20.5%下降至19.52%。而8度以下的啤酒麦汁度却在大幅度提升,8度从34.93%上升至40.6%,7度从6.35%上升至7.61%,7度以上从4.20%上升至4.45%。可见,低麦汁度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对于消费者来说,低麦汁度的啤酒意味着口感变淡。对于啤酒商来说,酿制啤酒所用的啤酒大麦等原料成本可以有所节省。

据业内人士透露,酿制啤酒的麦芽成本占到啤酒总成本的15%。目前世界主要产麦区因美元贬值,造成啤酒大麦价格上涨,加上国际航运价格以及燃油的上涨,导致了麦芽价格随之上涨。今年年初啤酒大麦价格约为225美元/吨,而目前的采购成本已达到280美元左右/吨,而且价格会继续上扬。
     原料上涨,对啤酒制造商来说,如何控制成本,便成了大事。
   
    学者看法:企业在避开消费者拒购心理

     目前,市场上的啤酒瓶容量变小、麦芽浓度降低等现象,是否有一定道理?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晏海彩谈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很多商品都会碰到原料涨价,厂商随之也想把零售价涨上去,但如果直接把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会让购买者产生‘拒购’心理。于是,更多的厂商开始换思路,比如换个新包装、调个新口味、上个新广告,然后把新产品的单价调上去,既达到了涨价的目的,又让消费者感觉不出来。”
   
    酒商说法:麦汁度降低,是适应消费者口味

     冯辉是红石梁在杭州富阳地区的二级代理商,他认为目前啤酒并没有变相涨价。“像方便面减量不减价,那样才算是变相涨价,就算是同一品牌的啤酒,因麦汁度数不同,口感不同,各款啤酒的消费者群体定位不同,当然也包括酒瓶容量不同,其实这已是两类产品,没有任何价格的可对比性。”
     某大型啤酒企业官方解释称,啤酒瓶变小,是因为瓶子生产商标准在变,啤酒商只是在顺应形势,并非变相缩量,而降低麦芽浓度同样也是为了适应消费者口味不断变淡的喜好。
     关于啤酒涨价这一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苏赛特公司总裁李保均就对媒体说过,自2001年起国内啤酒市场发生了超过80次的收购,平均每年发生9起,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这4大啤酒巨头占了总体市场的58%,啤酒行业整体涨价并非没有可能。华润雪花董事长王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及,2011年中国啤酒市场可能会面临提价。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酒类技术网★酒类技术★酒类设备★技术转让★

CopyRight?copy;1998-2008 JiuYanSuo.com All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