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3日电 7月22日,记者从新疆乡都酒业有限公司获悉,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简称王朝)联合乡都、新天等30余家葡萄酒企在天津发表联合宣言,强烈谴责"张裕恶意注册'解百纳'商标"的行为。同此一天,中国酿酒协会也自发联合(包括乡都酒业、新天国际在内的)30余家酒企在北京发表联合宣言,强烈谴责"张裕恶意注册'解百纳'商标"的行为。置身于两个联合声明之一的乡都酒业主管生产副总经理邹积 告知记者,22日下午将通过巴州政府发函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对"解百纳"商标争议案进行复议。
"解百纳"商标争夺战。
记者了解到,近一周以来因"解百纳"商标而产生市场大战愈演愈烈,这均是源于6月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对"解百纳"商标争议案做出的一纸裁定-----"解百纳"的商标所有权归属张裕。
据悉,首次争端是在7月1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中粮酒业有限公司(简称长城)、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简称王朝)、烟台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新天国际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国内12家主要葡萄酒企业,在北京联合发表了中国葡萄酒行业"捍卫行业公有资源,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7·16宣言",要求为"解百纳问题"正名,谴责"张裕恶意注册'解百纳'商标"的行为。一周之后的7月22日,中国酒协与王朝联络的30余家葡萄酒企再次向张裕发难。
据悉,30余家葡萄酒企联合声明联合宣言的主意为: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翻译而来,为"Cabernet"这一酿酒原料的葡萄品系,该品系包括了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Cabernet Franc(品丽珠)、Cabernet Gernischt(蛇龙珠)这"三珠"。而这一翻译也为各种权威性的字典、教科书所明文记载并认可,包括经公证的张裕公司网站,张裕产品的正背标上也均明确标称解百纳为三种葡萄品种的统称。各企业一般都按照国际惯例在"Cabernet"系列产品上标注"解百纳",以此表明"Cabernet"干红葡萄酒的葡萄成分。
联合宣言还认为,按照我国商标法相关规定,直接表示商品主要原料的名称不能注册为商标使用。在国内外葡萄酒行业将"解百纳"作为葡萄品种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张裕公司仍然将"解百纳"作为商标来申请注册,是一种试图垄断市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虽然新疆本地并非这场争端的主战场,但新疆的一些全国葡萄酒知名企业并没有置身事外。在此之前的6月底,也就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刚刚对"解百纳"商标争议案做出裁定:"解百纳"的商标所有权归属张裕之时,长城一位张姓法律事务的负责人就在电话上与新天国际、王朝、威龙等高层(隐名新天国际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总)商谈了有关"解百纳"的商标所有权归属等有关事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也就新天国际"解百纳"系列葡萄酒的市场销售情况做了详实的调查。
而"解百纳"系列酒占其销售总量80%的乡都酒业,这几天在为"7·22"宣言做着方方面面的准备。乡都酒业主管生产副总经理邹积告知记者他们不但为中国酒协和王朝联合的30余家葡萄酒企准备了相关法律文件,而且,22日下午将通过巴州政府发函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对"解百纳"商标争议案进行复议。邹称,这个商标的归属对他们影响太大了,到本月25日,"解百纳"商标归属期限过后,张裕就会执行所有其他葡萄酒企""解百纳"干红一律下架的决定,所以他们必须赶在25日前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复议,不仅如此,邹希望新疆政府层面也能像河南省政府一样协商此事。
争端焦点。
这场争端的焦点是的张裕和中国的其他葡萄酒企俨然形成两大对立阵营。而争端的焦点就在于对"解百纳"的认知不同。
张裕认为自己是第一家使用"解百纳"品牌的,也是第一个注册该商标的,并为"解百纳"品牌的知名度投入了巨额的广告费,因此"解百纳"品牌归属张裕无可非议。
对此,新天国际高层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作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一个成员,新天国际与其他11家联合发表声明的企业有着同样的看法,即按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直接表示商品主要原料的名称不能被注册为商标使用。'解百纳'只是一个葡萄酒的品系而非品牌"如果允许'解百纳'商标注册,那么雷司令、霞多丽、长相思等葡萄品种是否也将会被允许申请注册?
同时,专门从法国酿酒专业留学归国的乡都酒业的邹积 也认为,对于"解百纳",不是仅有张裕一家公司在打广告营销这个品牌,中国葡萄酒市场上约有20家左右的葡萄酒生产企业都对"解百纳"品牌的营销、拓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如果现在把"解百纳"这样一个混合酿酒品种的公共资源判给一家葡萄酒企业作为其独有品牌,这对其他葡萄酒生产企业有失公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葡萄酒一种公共资源的垄断。虽然新疆40余家葡萄酒企除乡都酒业之外"解百纳"系列葡萄酒的生产量及市场销售量并不是很大,但从维护市场公共利益这个角度上讲,新疆葡萄酒企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姿态。
新疆楼兰酒业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黄建清则告知,楼兰的"解百纳"系列葡萄酒,是今年五一才在江浙一带上市,对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的突然裁定,他们有些措手不及,他认为,至少,目前关于"解百纳"品牌的争端,应该有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若是现在其他酒企的"解百纳"下架,他们刚刚投入的广告费、人力、物力、财力根本无法收回,至少他认为应该给其他酒企一个缓冲期,规定一个时间段以后,再不能使用"解百纳";或者使用"解百纳"的酒企给张裕缴纳适当的商标使用费。
10亿元的市场诱惑。
缘何中国葡萄酒生产企业就一个"解百纳"商标问题喋喋不休地从6年前的纷争一直持续到今天,甚至还有继续延续之势?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解百纳市场估值约10亿元人民币。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国99%以上的葡萄酒厂都有生产"解百纳"系列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葡萄酒行业三分之一的销量都靠"解百纳"贡献。其已经成了本土葡萄酒产品中高级干红系列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包括行业龙头张裕、中粮长城、王朝、新天国际等在内不下20家企业生产"解百纳"系列产品。其中,"解百纳"最大的生产企业张裕仅此一个产品年销售额就约6亿~7亿元左右。除张裕外,其它葡萄酒企合起来也从"解百纳"的品牌中分得了约40%的市场份额。由此这场旷日持久纷争背后的利润驱动是显而易见的。
新天国际高层告知,新天国际的"解百纳"系列约为5个品种,主要面对中高端消费市场,所占市场销售比重并不是很大。而事实上,新天国际现在在市场上销售的有6大系列葡萄酒,"解百纳"系列只是其中的一个系列。同时,这两年,新天又推出"天池酒园"新品牌系列,因此有关高层坦言,无论"解百纳"最后是否归属张裕,对新天的市场销售影响甚微。
但是,对新疆像乡都酒业、楼兰酒业这样主攻葡萄酒中高端市场的酒业公司来讲影响就很大。占80%销量的乡都酒业,去年葡萄酒销量为1千吨,今年预计达到1万吨,如果不让销售"解百纳",无疑于让乡都酒业关门。
即便如此,新天国际仍然参与到这个发表声明的联盟行动中,因为新天国际有关高层认为,这是一个行业集体利益受损的问题。
记者观察:
自本世纪初开始,国内葡萄酒行业频频在"同室操戈"。先是葡萄酒产区之争,年份之争,再是酒庄之争,"解百纳"商标之争……这种战火连连的背后至少可以读出三种信息,国内葡萄酒的市场在逐渐扩大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无形资产的价值正在逐步超越有形资产;纷争的背后是利益驱动。
竞争带来的是市场上更优化的服务和更实惠的价格,但同时,这些葡萄酒也竞争的双方或多方,常常因为不同的纷争而变换着自己不同的角色。但葡萄酒行业应当警惕的是,洋葡萄酒正在虎视眈眈中国市场,也可能就在中国国内葡萄酒也弄吧清楚的纷争之时,乘虚而入。(完)(责任编辑:韩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