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都水井坊遗址、绵竹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之后,四川又一传统白酒作坊遗址被发现。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射洪县柳树镇的泰安作坊遗址发掘出了窖池、接酒坑、晾床和排水沟等明清时期的酿酒遗迹,并在我国酒类作坊遗迹中首次发现了弥足珍贵的品酒杯。昨日,来自全国的12位文物考古专家论证后认为,泰安作坊遗址是四川乃至全国传统白酒作坊遗址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建议尽快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精美瓷器
再现酒坊繁盛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射洪县柳树镇的泰安作坊遗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副队长黄家祥介绍,本次发掘面积共300多平方米,发掘出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酿酒遗迹、遗物。经过了两个月的考古发掘,遗址已基本清理干净,记者能看到一些主要遗迹,其中有6个窖池、1个接酒坑、3处晾床和3个灰坑,以及酒坊地面建筑的石柱础、踩踏面、石墙头、排水沟等。出土文物主要是与酿酒、酒肆、饮酒相关的文物:各式酒壶、酒杯、酒罐、酒缸等,还有碗、盘、碟、灯盏、盆、钵等生活用具,以及砖、瓦、瓦当、井圈等建筑材料。
在标本室,数千件陶器和瓷器碎片按照出土的地层顺序整齐堆放了满满一室。据介绍,出土瓷器几乎全部是青花瓷器。“这些青花瓷器中既有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产品,也有大量的四川土青花瓷。装饰图案题材也种类纷繁,有山水纹、鱼纹、凤纹、龙纹、灵芝纹、虎纹、折枝和缠枝花卉,松、竹、梅岁寒三友等,初步估计,完整、基本完整及可复原物有100多件。”黄家祥说,这些精美瓷器见证了泰安作坊在明清时期的繁盛。
品酒瓷杯精致
川酒自古飘香
出土文物中,有两只翡翠色的蓝色瓷杯让考古专家如获至宝。这两只明代瓷杯口径3厘米,高3厘米,胎质细腻,小巧玲珑。考古专家介绍,这是我国酒类作坊遗址中首次发现的品酒杯,弥足珍贵。“品酒杯的出土进一步证明,古代酿酒作坊对白酒口味、品质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这两只古色古香的品酒杯让人联想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古代品酒师在酒坊里拈着胡须,品一口刚刚生产出来的白酒,神情专注……
在一只有些残缺的紫砂陶杯上,能清晰辨认出上面刻印的铭记号款“谢寿林记”。史料记载,明朝时射洪县有一谢姓人家开的酒作坊规模宏大,其“谢酒”更是美名远扬。泰安作坊是否就是谢家酒坊所在地?紫砂陶杯上有“谢寿林记”铭记的杯子,是否为谢家所有?这些都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考古专家们认为,泰安作坊始于明代,经过清代至近现代,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辨,文物密集。在300平方米范围内分布如此多的遗迹遗物,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文字酒具、品酒杯和大量生活用具的发现尤为重要。
打算提取样本
破解酿酒秘技
昨日,来自社科院、北京大学和国家博物馆的12位文物考古专家在考察发掘现场和出土遗物后,听取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汇报。专家们认为,泰安作坊的发掘,再一次说明川酒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泰安作坊和四川其他已发掘的同类遗址都是川酒及我国白酒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在泰安作坊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酿酒、饮酒和日常生活的用具。为深入研究四川传统的酿酒文化,了解古代作坊的酿酒技术,遂宁市有关单位准备从作坊遗址的酒窖中提取样本进行分析化验。“我们希望化验的结果能够揭开古人酿酒的用料、配方比例等秘技。”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们建议适当扩大考古发掘面积,加大对该遗址的保护力度,并建议在适当时机建立博物馆。 (记者 郭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