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人饮酒,比古人可豪放多了,不是饮,而是灌,一仰脖子就灌下去了。3个人一晚上能喝6瓶白酒,你说那酒是怎么喝下去的?更有人早晨起来就开始喝酒,中午接着喝,晚上再喝,1天里1个人能喝2公斤酒。
所以,在那些善饮者的眼里,古人喝的米酒不算酒,与今人相比还是差了一截。武松不是很厉害吗?他在景阳冈打虎之前喝了18碗酒,但一碗酒里能有多少酒精呢?今天的那些善饮者很不服气!
古人喝酒,不过是生前的事情,死后还能喝吗?晋代的刘伶,世称善饮,驾着鹿拉的车,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似乎他算饮酒最为执著者。哼!今天的善饮者还是不服气!因为刘伶只是想到了“喝死拉倒”,而并没有想到死了之后还能饮酒!
这样的事儿,今人想到了,而且办到了!这是一件真事:出洛阳城向北,过了黄河,到了一处所在,有一个人年近花甲,平时特爱喝酒,不料患了绝症,自知不久于人世,便交代家人:我这人一辈子爱喝酒,但现在还没有喝够。我死后,骨灰不要往骨灰盒里放,要泡在酒里,一个酒瓶不够,就用两个,两个不够,就用三个,把我泡在里面,让我喝个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家人一听,也很理解,就按照他的愿望,把他的骨灰泡在了酒瓶子里。
当代人饮酒确实有创造了奇迹的。有人喝酒,能把个子都喝“矮”了!这个人身高1.8米,结果喝着喝着成了1.7米。这不是笑话,是真事,这哥们儿今天还走在洛阳的大街上呢!咋会把个儿喝“矮”了呢?不奇怪,他越喝身体越衰弱、消瘦,塌腰弓背,喝成“刘罗锅”了!前几年我到某县城采访,在一个居民小区里时,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县里陪同我采访的同志说:这是个“喝家儿”!只见这哥们儿身材高大,看上去蛮有力气。他想喝酒了,就慢慢地走过一幢幢家属楼,支起耳朵仔细听,如果谁家传出“五魁首呀,哥俩好啊”,好了,他一拍大腿:有酒喝了!他就不请自到,摸到人家家里去了。
到了别人家,他绝对不客气,坐下就喝,喝了就走,但走到门口,必然撂下一句话:要扛液化气罐,通知我一声,我来替你扛!你别说,他真讲信用,到时候“吭哧”“吭哧”真替你把液化气罐扛到家里来了。这真叫一绝,初看此人好像欠酒喝似的,为了喝酒简直不顾脸面,其实在我看来,这个人倒是真实得可爱,他用力气换酒喝,倒显出了几分义气。
二
花前月下,取酒独酌;兴之所至,吟诗作赋——这种古老的饮酒方式,在快节奏、重功利、讲实际的今天,已经没有市场了。如果今人喝酒还是“一樽还酹江月”,或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有可能被划入“神经病”之列了。今日喝酒,在大多数场合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等入了席,才看清黑压压围坐着许多人,其中有一些是半生不熟的面孔;可是不一会儿,彼此之间就亲如兄弟,哥哥、弟弟地叫着,亲近得很,其实无非是想让你多喝一点儿;喝罢酒,你东我西,各自走人,形同陌路。
今天的男士们,可以铆足了劲儿大喝特喝;可以搂着相识或不相识的女士翩翩起舞;可以“来的都是客,人走‘酒’就凉”;可以“门对门,面对面,左邻右舍喝一遍”;可以“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就要喝到位”;可以总结出“劝酒七策”、“躲酒八招”、“解酒九法”;可以洋洋洒洒地写出几十万字的酒文化系列丛书。
可是,这种酒文化,不过是拿酒水做筹码,拿肠胃做道场,一要娱己,二要悦人,三要公关,四要办事。为了办成哪怕是芝麻大的一件事情,也要摆出能喝干“太平洋”的架势。于是,在酒桌前、救护车上、抢救室内、洗手间里,倒下了多少“以身殉酒”的好汉!又有多少人正在发誓戒酒,可一旦听说有酒场,马上就慷慨赴局。所谓“看着像水,喝着辣嘴,不喝吧不美(怕人说不够朋友),喝多了扌票腿(喝得踉踉跄跄),回到家里吵嘴妻子埋怨),半夜还得起来喝水(老干渴),第二天见面,仍说老美老美(酒友相见分外亲热),今天咋办?继续碓!为啥戒不掉?唉——管不住这张嘴”!
流传于洛阳酒场上的这个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嗜酒者饮酒前后的愉悦和痛苦。在这种肆意汇集的酒的海洋里,永远不会有李白、苏东坡的身影,也永远不会有好汉武松的身影。你看那武松饮酒,处处显出个性。在他帮助施恩醉打蒋门神之前,他提出一个要求:不骑马,见酒店必进、必喝酒。这一路走来,他路过的酒店总有十二三家,一共喝了35碗酒。你道他喝出了什么?只两个字:酝酿!是的,就是“酝酿”。
好汉武松,可不是只讲哥们儿义气的莽汉,也不是一个劲儿往嘴里灌酒的酒鬼,他粗中有细,喝得相当有章法、有韵味,一路积攒的不全是酒精,而是计谋和勇气。在他成为打虎英雄之后,他的嫂嫂潘金莲开始爱慕他。一日大雪,武松离了县衙,踏着乱琼碎玉归来,嫂嫂置酒席、端杯盏,春心荡漾挑逗武松。可武松兀自喝了几杯后,并无半点回应。这次饮酒,是武松一生中最保守的一次饮酒,一点儿豪气也没有,但沉默中自有一股力量,足以使潘金莲自惭形秽。
当然,按照今人的一种观点,潘金莲并非淫妇,而是大胆追求爱情的勇者。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暂且不论。但古人饮酒,似乎都在酒里掺进了“道理”,他们将生理愉悦和道德自治都融入到酒里去了。所以中华文化的形象符号,不仅有“仁”,还有“酒”,要翻阅史书,就会有扑鼻的酒香袭来。离开酒,唐诗也难以卒读;离开酒,梅花也不能暗香盈袖。古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是纯粹地饮酒,而今人,喝酒就是为了喝酒。
三
不过,回溯几十年,倒是有不少文化入酒的佳话。譬如李叔同为我们营造的意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是李叔同留给尘世的一杯浊酒,这是弘一法师对现代酒坛的最后一次祭奠。歌中有情,却就要“别”了;歌中有酒,却已经“尽”了。多少饱含沧桑的人生况味,多少令人揪心的离愁别绪,都包含在这最后一杯“浊酒”里了,这要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这些时髦的席间俚语要好得多吧?!
不过今人的这些“酒歌”,在酒桌上一念,听着怪美,说起来顺嘴,也能迅速普及,但就是不能流传后世。什么“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什么“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什么“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什么“东风吹,战鼓擂,现在喝酒谁怕谁?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什么“一两二两不算酒,三两四两漱漱口,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墙走我不走”,什么“出门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了站起来;输了酒咱不喝,赢了酒咱耍赖,吃不完打包带回来”等等。
这些翻腾着无聊的泡沫的俏皮话,这些鸡零狗碎的幽默和聪明,充斥着今天的宴席。更有那些黄段子,像苍蝇一样顺着酒瓶爬、绕着酒桌飞。经常有人佯装醉酒,装疯卖傻,尤其是有女性在场的时候,故意说一些荤话、粗话,此类污言秽语,不配用文字来表达,且不提它。
把“性”拿到酒桌上来,这并不是当代人的发明,《红楼梦》中的呆霸王薛蟠,在这方面就颇有“才华”。说起女人的喜愁悲乐来,每每能将其和男人、“性”等联系起来,但他说出来之后,往往引起同桌人的讥笑。而今日酒桌上谁若能说些荤段子,却会受到追捧,顿时成了“笑星”,“说得真好!再说一个”!一片欢呼声后,便是一阵静默,大家真的就为其腾出来一个舞台。
当代人倒也重视酒文化,比如有《中国酒文化》报,这是由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主办的一份宣传中国酒文化的专业报纸,1994年创刊。很多酿酒专家、品酒专家、饮酒专家和文化学者,都曾在上面发表过文章,可以说对酒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文章,似乎没有张艺谋电影《红高粱》里面的几句“怒吼”容易让人记住:“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
这些,听起来很像是在为红高粱酒作广告,但老百姓就是喜欢这些东西,于是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一时间都在唱“喝了咱的酒……”而咱的酒在哪儿呢?咱的酒文化在哪儿呢?
寻找酒文化,得往后看:古代的酒文化已经不复存在,钟鸣鼎食、诗酒佐餐已经不复存在;《红楼梦》中的高雅的酒令,怕也只能让当代人感到头疼;《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也不会让今人羡慕。时代在变,酒文化也在变,这一点倒是应该理解的,也许酒文化必须在躁动中才能获得新生。所幸酒不灭,饮酒的种子选手就会层出不穷,酒文化也就有繁荣昌盛的一天。当代饮酒者说:“喝怕了!真喝怕了!”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还想喝,但大家已经在开始寻找一种更文明的饮酒方式。
洛阳的劝酒之风正盛,而南方一些城市已经不再劝酒。洛阳已经有了多家西餐厅,佐餐酒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女士的厚爱,要知道只要女士“厚爱”了,男士也将被迫“厚爱”,因为他需陪伴女士,他要买单,他要“适应”。随着洋酒、葡萄酒不断地走上酒席,各种较为文雅的饮酒方式也将走上酒桌,新的酒文化的身影,正在纷乱的语言狂欢中向我们走来——当代酒文化,正在这新与旧、醉与醒之间裂变着、发展着。所以,拯救当代酒文化的,也必然是当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