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pH值与SO2的活性
截止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各国在生产葡萄酒时,都在广泛应用SO2对葡萄汁的保存,葡萄酒的酿制以及制酒工具等的消毒杀菌,它的使用量不同的国家对不同的葡萄酒品种都做了较严格的规定。但是一旦使用了它,SO2作用能否正常发挥则与pH值有关。葡萄酒中的SO2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其中游离SO2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而活性SO2只占游离SO2的一少部分,正好就是这少部分的活性SO2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当葡萄汁或葡萄酒中的SO2总量增加时,游离SO2的量也相应增加,活性SO2的量也增加。而SO2总量与PH值之间的关系是:SO2与H2O化合形成亚硫酸,亚硫酸则发生两步离解,离解出氢离子,建立起一个随PH值变化的离解平衡过程。当PH值较小时,上述平衡移动导致SO2总量上升,活性SO2的量也增加,反之则降低。
2.4 pH值与微生物的选择性
葡萄酒酒精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葡萄酒酵母菌,它的繁殖和代谢活动均受到发酵醪pH值的影响。由于酵母菌比细菌的耐酸性强,再加之葡萄汁的标准PH要求在3.5-3.8之间,为了保证葡萄酒发酵的正常进行,保证酵母菌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葡萄酒发酵时最好把 pH控制在 3.3-3.5,在此酸度条件下,杂菌的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而葡萄酒酵母菌能够正常发酵。如果 pH为 3.0或更低时,酵母菌的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而葡萄酒酵母菌能够正常发酵。如果PH为 3.0或更低时,酵母菌的代谢活动受到抑制,发酵速度减慢。除此以外,优质高档葡萄酒所经历的苹果酸-乳酸发酵,应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要正常发挥作用所需的PH值在理论上要求达到5.75,实践当中pH值的控制则明显高于酵母菌所需的pH值。显然pH值决定着微生物的可选择性。一般pH<3.2时,成品酒或陈酿酒的生物稳定性明显增加,否则pH>3.2时则易发生醋酸菌病害;pH>3.4时则易发生乳酸菌病害,PH再高时有可能发生油脂病。所以PH值的控制,对葡萄酒的质量是有益的。
2.5 PH值与下胶效果
下胶是葡萄酒净化和澄清的重要手段,葡萄酒的澄清度直接反映下胶效果。但是要得到理想的下胶效果,针对不同酒体必须做下胶试验以防止下胶过量,特别是白葡萄酒在使用明胶下胶时,很容易出现此现象的发生。从下胶机理上分析,出现下胶过量的现象则与PH值有关,一般PH值较高时,则有利于澄清,并且能降低明胶下胶过量的危险。当PH较高时,蛋白质呈正电性,单宁呈负电性,蛋白质和单宁则较完全地形成单宁-蛋白质复合物,絮凝成沉淀,使酒液澄清透明。因为白葡萄酒中的单宁含量较少,所以使用明胶下胶时,则有过量明胶残存于葡萄酒中,引起酒的浑浊现象即下胶过量。由此可见下胶时控制葡萄酒的PH值则有利于酒的质量。
pH值与葡萄酒的关系除以上内容外,pH值还与铁、铜等金属离子的稳定性有关,在此就不—一赘述了。总之PH值与葡萄酒的关系十分密切,合理调整原料、生产过程等不同环节的PH值,则有利于葡萄酒的外在和内在质量的稳定和提高。